A+:不是那个圈子的人,注定混不到那个圈子去。
之前看了伍迪 · 艾伦的《安妮 · 霍尔》,说实话,我当时觉得并不是很好看,所以这次对于《纽约的一个下雨天》我不抱有很大期待。但出乎我的意料,这部电影非常对我的胃口,我觉得非常不错。
电影讲的就是纽约的一个下雨天,这一天发生的故事。在盖茨比和阿什莉这一对情侣的美好纽约约会计划被意外打断后,阿什莉在电影圈的“摸爬滚打”,想融入电影圈,但是最后被一个电影明星抛弃;另一条线是盖茨比在纽约街头闲逛,想避开母亲的高端派对,逃离高端圈子,但是最后还是逃离失败。电影结尾盖茨比发现他们两个不合适——盖茨比作为标准的富二代还是喜欢纽约的生活,找和自己一样的富二代做女朋友,于是最终两人分手。
虽然我把这部电影描述得好像很无聊很老套,但是实际上看下来这部电影真的非常有趣,前提是认真看。电影里塑造的这种奇妙的氛围,其中奇妙的台词,和奇妙的剧情走向,我在看的时候甚至乐出了声。
我其实非常喜欢片中盖茨比故事线里面的那种无所事事的游荡感,让人感觉非常轻松自在,非常惬意,有一种美化了的生活感。尤其是有盖茨比独白的时候,电影画面加上这种心理活动独白让我觉得简直是我自己在街上游荡。我在看电影的那天上午其实也是游荡了一上午。我本来打算上午去看,于是礼拜天早上慢悠悠起床,吃早饭,坐地铁玩手机,简单来说就是浪费时间到十点半。但是我去错了电影院,于是重新买了中午的电影票,又开始浪费时间到中午十二点半。可以说也是游荡了一上午。
最后来讲一下这部电影的中心思想,虽然我觉得对于这种电影分析中心思想有点俗气,那就是——其实标题里也说了:不是那个圈子的人,注定混不到那个圈子去。盖茨比作为大都市城市富二代始终不愿意融入到高端圈子中,但是最后又发现自己已经是高端圈子的一部分,不存在融不融入;阿什莉作为小地方的富二代十分想融入到一个高端圈子里,但是最后也就是被高端圈子里的人当玩具,不管是对盖茨比来说还是对那个电影明星来说;最后男主的妈妈,作为一个曾经的社会底层,十分想融入高端圈子,但最后儿子还是拒绝融入高端圈子(虽然失败了)。
说一句题外话,为什么这部电影的海报总是搞盖茨比和茜的画面呀!配文的“遇上对的人”那和电影主题也不符啊!这要我怎么选封面呀!要是我做海报,我就选盖茨比和阿什莉在酒吧的场景,配文“和不合适的人说拜拜”。